在印度的大壶节(Maha Kumbh)上,额头上神圣的色彩是印度教的主要展示
印度,PRAYAGRAJ(美联社)——朝圣者像陌生人一样来来去去。他们像人海一样前进,走向他们洗圣澡的地方,希望沐浴能给他们带来救赎。
但当他们离开时——相信他们的罪孽已经被救赎的沐浴洗净了——他们离开时有一个共同点:他们的额头上显示出一抹神圣的色彩。
这种神圣的划痕被称为提拉克(tilak),对数百万参加印度宗教活动的印度教朝圣者来说无处不在,信徒们聚集在恒河、亚穆纳河和神话中的萨拉斯瓦蒂河(Saraswati)汇合处。这些笔画由印度祭司使用檀香膏、姜黄和圣灰涂抹,在印度教中代表着神圣的联系,每一种笔画都与一个神有自己的象征联系。
这个节日在周三举行,历史上一直信奉印度教古老传统的多样性。他们允许印度教的信仰多元化和宗教仪式实践,印度教占印度人口的80%。额头上的标记跨越了种姓和阶级,其中许多是众多宗教团体的独特标识,都在印度教的保护伞下。
数百名印度教祭司在节日上把它们画在朝圣者的额头上。许多人认为这是对他们宗教的无私奉献——没有这种奉献,朝圣之旅就是不完整的。
牧师Shiv Kumar Pandey说:“你想洗就洗掉你的罪孽,做所有的好事,但如果你在洗澡后不在额头上涂上蒂拉克,一切都会浪费掉。”
额头上的朱红色圆点是印度最广为接受的印度教文化标志之一。但在节日期间,数百万人涌向印度的圣河,它变成了各种形式和设计的印度教的主要展示。
一些朝圣者把它做成三条黄色水平线的形状。另一些人则喜欢两个垂直的白色盒子,中间有一条红色或黄色的条纹。然后是巨大的红色垂直标记,或者用印地语和英语写的各种印度教神的名字。
盘腿坐在附近河岸上的印度教牧师潘迪(Pandey)可以使用所有这些方法。
对于每一个拜访他的朝圣者,他都会用手指蘸上朱红色的膏,然后在他们的额头上划一下。然后,他用一枚钢邮票在他们身上印上他们喜欢的印度教神的象征——从印度教强大的毁灭之神湿婆神,到印度教最受尊敬的神之一拉姆神。
朝圣者给潘迪钱,从一枚卢比硬币到一张50卢比纸币,小袋大米和豆类,有时甚至是毯子。作为回报,当他们鞠躬寻求他的祝福时,他把手放在他们的头上。
潘迪说,根据印度教经文,提拉克被认为是“保护和净化心灵和身体”。
大壶节从1月13日开始,持续了6周。大约有4亿人——其中大多数来自该国广大的农村和偏远地区——预计将参加印度教信仰和精神至上的节日。
大多数朝圣者相信,浸在圣水里之后,必须由印度教祭司在额头上贴上蒂拉克。
苏希拉·乔汉(Sushila Chauhan)静静地坐在离她浸过圣水的地方不远的地方,数百名其他朝圣者在河里涉水,把浑浊的河水溅到他们的头上和身上,唱着印度教祈祷文。她解释了为什么“Mahakal”——印度教湿婆神的凶猛表现——被贴在她的额头上。
“因为他是三个世界的神,”Chauhan说,他指的是神与创造、保存和毁灭的联系。
Chauhan和其他52名家庭成员一起参加了这个节日。太阳低垂的时候,一个牧师沿着河岸拖着脚步,光着脚踩在沙滩上,在他们的额头上一个接一个地涂上乳香。
乔汉说:“它能让你集中注意力,内心平静,感到满足。”“它也是我们宗教的象征。”
___
美联社记者Rishi Lekhi和Ashwini Bhatia对本文也有贡献。
___
美联社的宗教报道得到了美联社和the Conversation US的支持,资金来自礼来捐赠公司。美联社对此内容全权负责。